朱燦麟 - 跑手的長期膝痛

跑手的長期膝痛

經年不癒的關節痛困擾不少跑手,常見傷患部份如大腿後膕繩肌、髂脛束、小腿腓腸肌、阿基里斯筋腱及腳底筋膜等,疼痛原因多由筋膜組織如肌腱、韌帶、關節囊及脂肪墊勞損受傷引起,且多與發炎無關。分析痛從何來,有助對症下藥,作出預防及改善。導致各個位置的傷患各有因由,訓練量、訓練強度、身體承受能力、跑姿等千絲萬縷;本文以最普遍的膝痛為例,剖析跑步導致的膝頭傷患。

痛從哪裡來?

提起膝痛,一般人便聯想到關節軟骨磨蝕,若加上活動時咯咯聲,便更加肯定地診為退化。軟骨磨蝕的原因,又往往歸咎於肌力不平衡、菠蘿蓋移位、盤骨錯位等結構異常,好像人人都有點缺陷!可是為何過去數十年卻一向相安無事,只是最近增加跑步里數或一次瘋狂衝落山才受傷?膝關節(其他關節也一樣)並非只有軟骨,附著於關節周圍的肌腱、韌帶、關節囊、滑囊等更能致痛的筋膜組織及脂肪墊卻備受忽略。不去探究關節痛原因,長期服用消炎止痛藥,又强行運動,這等短視的做法,才是軟骨磨蝕的主因。

諷刺的是,學者早在一九七三年已知道關節軟骨並無痛覺神經末梢,而一九七六年又發現慢性肌腱筋膜組織疼痛非因炎症引起,那麼痛從哪裡來?

肌緊乏力引致疼痛?

核心肌群及下肢肌肉緊張乏力引致肌力不平衡,常被認為會影響膝蓋活動軌跡引發膝痛,但好端端的肌肉,天天活動,又不是臥床十天,為什麼會緊張乏力?傳統方法就是鍛煉乏力的肌肉或伸展繃緊的肌肉來「矯正」這種力學失衡。然而力學失衡是否真的關事?縱使關節力學真的失衡,局部軟骨受過大壓力,然而軟骨沒有痛覺神經末梢,根本不會產生痛楚,除非磨蝕至骨。力學失衡首先影響的,應該是關節鄰近筋膜組織,因承受過大張力而受傷致痛。

鍛煉大腿四頭肌保護膝關節的說法,對長者來說可能有用,因為肌肉萎縮,膝關節也會相對不穩定,但對三項鐵人、跑山冠軍來說還是否適用,則很成疑問。找出肌緊乏力的原因才能有效改善力學失衡,而非人云亦云的鍛煉股內側肌、瘋狂伸展髂脛束。

肌緊乏力甚至萎縮的原因,在運動員身上基本有三種,但最主要原因是疼痛:

1) 關節鄰近筋膜組織如支持帶、附著點、韌帶等勞損受傷後,會反射性地抑制相關肌肉,這原是保護機制,就是免得肌肉再猛烈牽拉受傷組織。

在一些髕外側支持帶長期緊張的病例中,發現支持帶中的細小神經分枝受損,這可能導致股內側肌的反射性抑制。這種對肌肉的抑制亦是肌力減弱的其中原因,不去鬆解修復筋膜組織傷患,千篇一律的鍛煉股內側肌只會徒勞無功,更何況也無法針對性鍛煉,除非局部電刺激。

腫脹也會反射性抑制肌肉收縮,只要20-30ml關節積液,便會抑制股內側斜肌,但要50-60 ml才可抑制股外側肌及股直肌。當然關節沒有腫脹最理想,但腫脹某程度是一種保護機制,可增加關節潤滑液,減輕關節軟骨磨擦。

2) 經年累月的運動少不免會傷及肌肉,若受傷程度超出自癒能力,肌肉便一直收緊甚或變成硬結。當不正常的肌纖維累積至某一數量,便會影響整塊肌肉力量,所以有些運動員長期鍛煉後,肌肉愈來愈繃緊,無論怎樣伸展也無補於事。不單如此,繃緊的肌肉不能正常發揮力量,是故運動員感覺肌肉「緊而弱」,而鍛煉得宜的肌肉應是「剛中帶柔」。

不正常肌纖維會降低肌肉彈性,亦影響運動時肌肉的吸震能力,使關節毗鄰的軟組織勞損。這些肌肉的緊張或抑制,亦會導致膝關節力學失衡,而所牽涉的軟組織,並不局限於膝部,整個下肢以及腰臀的肌肉及筋膜組織也會影響膝關節。

3 控制肌肉的神經受刺激也會使肌肉緊張。所有骨骼肌都受運動神經支配,只要這些神經受刺激,便會產生異常的神經脈衝,繼而誘發所支配的肌肉痙攣,即是不隨意不正常的肌肉長期收縮。而刺激的源頭,可包括神經受脊椎骨或椎間盤的卡壓刺激,但更大機會是神經所過之處,任何一點或多點的肌肉筋膜病變引起。同時,縱使是脊椎骨或椎間盤卡壓神經,但歸根究底,也是控制椎骨位置的肌肉筋膜張力異常所致。

長期膝痛非全因軟骨磨蝕,更多是源自膝關節周邊的肌腱筋膜組織。肌肉、筋膜組織、神經的損傷一天不修復、肌力只會一直不平衡。很多時當醫者找不出痛源,便很順理成章的診為肌力不平衡。膝痛患者鍛煉四頭肌有一定好處,但非因獨立鍛煉股內側肌可改善。

除了上述原因,也有不少臨床病例是訓練失誤所致,不是太急太快,就是太多太強,身體又如何適應?筋膜組織生長變強韌也非朝夕,與其歸咎於結構異常,倒不如檢討訓練策略,此外,受傷後治理不當,也難辭其咎。

疼痛部位剖析

膝痛病理就是慢性筋膜病變(Fasciosis)、附著點病變(Enthesopathy)或瘢痕黏連,並非人們常說的發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痛風等疾患病理不同,並非本文討論範圍)。細心按壓尋找痛點再加上解剖知識,也不難確定受損結構,看圖索驥也可略知一二。

 

膝關節外側

髂脛束損傷 
髂脛束(Iliotibial Band)是大腿外側的一塊強韌筋膜,上端連接闊筋膜張肌及臀大肌(圖一),中段大部分與股外側肌間隔融合,並附著股骨幹上,遠端則附著於脛骨外側髁之Gerdy’s tubercle。臀大肌及闊筋膜張肌收縮時,會繃緊髂脛束維持膝及髖關節穩定。長跑、攀山運動員因頻密負重的伸屈膝關節,若髂脛束不夠強韌便受傷,有時髂脛束損傷會與外側半月板損傷混淆。

一向以來,人們都誤以為髂脛束在膝關節伸屈時,會在股骨外上髁處前後滑動磨擦,嚴重時引致發炎,並稱之為髂脛束摩擦綜合症 (Iliotibial band friction syndrome, ITBFS),理所當然有的要用伸展來「放鬆」髂脛束,希望能減輕摩擦力。2006年,Fairclough解剖15具屍體及用磁力共振檢查六位無症狀人士及兩位患上髂脛束疼痛運動員,發現髂脛遠端束牢牢附著於股骨外上髁(圖三),根本無法前後滑動;磁力共振又發現在膝關節屈曲30度時,髂脛束會強力壓迫股骨,但不會在股骨外側前後滑動,稱為「髂脛束摩擦綜合症」並不恰當,應稱為「髂脛束壓迫綜合症」(Iliotibial band compression syndrome, ITBFS)。跑步著地時盤骨過分下墜,髖關節臀小肌臀中肌因受傷勞損攣縮,也能夠影響髂脛束在股骨外上髁的壓力。

髂脛束並非獨立的結構,其纖維與股外側肌間隔融合,並牢牢附著大部分股骨幹,包括股骨外上髁。

研究亦發現髂脛束極之強韌,基本上沒有可能被伸展延長,很多時伸展到的只是臀中肌及臀小肌。人們感覺的所謂大腿ITB「緊」,其實是受傷的感覺,多源自股外側肌,覺得「緊」便伸展,也許是一廂情願的想法。此外,髂脛束並非只附著於膝關節下之Gerdy’s tubercle,末段纖維會分散與髕外側支持帶及關節囊融合,所以膝關節角度對髂脛束張力有極大影響,在膝關節屈曲30度時,髂脛束承受最大張力,疼痛亦最明顯。

患者跑步尤其下坡時,在達至某哩數便感覺膝外側疼痛,非常準確,休息後痛楚減輕;但任之不理,跑步哩數愈來愈短,更甚者連日常步下梯級也有困難。跑在香港特有的石屎山徑與連綿無盡的梯級上,也會導致髂脛束承受強大不必要的張力,是故每逢跑山季節都有大量受傷個案,我稱之為「IT Band Season」。

股二頭肌腓骨頭附著點損傷

股二頭肌(Biceps femoris)是膕繩肌群(大腿後肌,Hamstrings)最外側的一條(圖三),主要功能是屈曲膝關節及外旋小腿。股二頭肌損傷常發生在一些需要重複後腿用力、踢腿或需要突然起跑及急停的運動員身上,如短跑、手球、羽毛球、泰拳、跆拳道;長跑運動員突然增加步幅或步頻,或過分壓腿伸展也有機會拉傷此肌肉、其坐骨結節或腓骨頭附著點。

股二頭及其肌腱、附著點損傷後得不到適當治療,會限制膝關節伸直及髖關節屈曲,因其附著點位於膝關節外側,受傷疼痛往往被誤診為膝關節退化半月板損傷;患者在久行、抬腿或久坐起立時膝外側腓骨頭疼痛,因其位置與髂脛束相近,常會被誤診為髂脛束損傷。

外側副韌帶損傷

膝關節兩旁的內側(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 MCL)及外側副韌帶(Lateral collateral ligament, LCL) (圖四),是防止膝關節外翻及內翻的重要韌帶。外側副韌帶呈條索狀,基本上勞損機會不大,然而只要膝部過份內翻,也可使外側副韌帶或其附著點受傷,同時急性受傷後,若韌帶與鄰近的關節囊、髂脛束等產生瘢痕黏連,也會形成頑固痛症。患者久坐後起立或跑步時,膝外側疼痛,有時坐著翹腳也會引發疼痛。

 

膝關節正面

髕腱及其附著點損傷

髕腱(Patellar tendon)負責傳輸大部分大腿四頭肌力量至脛骨(肉<->肌腱<->骨),但中間由髕骨(Patella,俗稱波蘿蓋)改變施力角度及機械效益(mechanical advantage)。連接髕骨及脛骨粗隆的筋膜組織在定義上應稱為韌帶(骨<->韌帶<->骨),所以又可稱為「髕韌帶」(Patellar ligament) (圖五)。強大而重複的張力,如在香港特有的石屎路徑梯級瘋狂衝落山、跳躍等,若髕腱不夠強韌,承受不了強大張力便受傷,非因大腿不夠力。

右膝關節正面筋膜組織

患者往往在跑步、上下樓梯時髕骨下端疼痛不適,嚴重時不能拾級而下,蹲下起立會疼痛加劇,更偶有軟腿現象,有時只屈膝坐著不動也隱隱作痛。嚴重者四頭肌可因反射性抑制而萎縮,然而常被診為退化性膝關節炎或髕腱發炎,其實是附著點病變,或慢性髕腱病變,髕腱與髕下脂肪墊關係密切,往往同時發病。

髕下脂肪墊損傷

脂肪並不單純用於儲存能量,在一些關節,脂肪會被堅韌的筋膜包圍形成脂肪墊,以減輕活動時各軟組織與骨骼間的磨擦。

髕下脂肪墊(Infrapatellar fat pad)位於髕骨下端髕腱深處,剛好填充在髕腱、股骨及脛骨之間的三角形間隙(圖六),是人體最大的脂肪墊。屈膝時,膝關節腔前形成負壓,脂肪墊被吸入填充空隙,而伸直膝蓋時,脂肪墊壓力增加,有助防止膝關節過度伸直。當跑跳時,四頭肌强力收縮,髕下脂肪墊能減低髕韌帶與脛骨之間的磨擦,及吸收活動時的震盪。

長期下蹲或頻密的膝關節伸屈如跑山、踏單車、滑雪等,作緩衝的脂肪墊會承受强大磨擦力及壓力,超過極限時便受傷,若癒合不理想,脂肪墊與周邊組織產生慢性筋膜病變或黏連,甚而影響整個膝關節的力學平衡。脂肪墊含豐富痛覺神經末梢,受傷後能產生劇烈痛楚,臨床十分常見,但備受忽略,常被診為前膝痛或退化性膝關節炎。

患者上下樓梯或跑步時,感到髕骨下部深處疼痛,久坐後起立不能立即伸直膝關節,甚或跛行,按壓脂肪墊位置會產生劇烈疼痛,往往髕下脂肪墊會伴隨髕腱一起受傷。

股四頭肌附著點損傷

股四頭肌(Quadriceps)是大腿前的肌肉羣,由四組肌肉組成,分別是股中間肌(Vastus intermedius)、股內側肌(Vastus medialis)、股外側肌(Vastus lateralis)及股直肌(Rectus femoris)(圖五),但最終都附著於髕骨上緣及兩側,是蹬直膝關節的主要肌肉,基本上所有使用下肢的運動都要依靠這組肌肉,勞損創傷都會使附著點損傷。情況輕微者,跑跳時才會產生疼痛,嚴重時下樓梯或步行亦感痛楚。因痛處在髕骨邊緣,故常被診為膝關節退化,但實際上疼痛是由附著點病變(Enthesopathy)引發。

髕外側支持帶損傷

髕骨是一塊浮動的籽骨,其穩定性要靠周邊的筋膜及肌肉控制,髕骨兩旁有內外側支持帶(Patellar retinaculum)維繫(圖五),跑山、跳躍等重複而强力的膝關節伸屈運動有機會使之勞損。因為這些支持帶附著髕骨兩旁,受傷後產生疼痛,又常被診為膝蓋軟骨退化、髕骨移位或前膝痛。嚴重的支持帶損傷,會限制膝關節屈曲,患者甚至不能完全下蹲。部分外側支持帶的纖維與髂脛束融合,往往髂脛束損傷也會累及外側支持帶。

髕內側支持帶損傷

與髕外側支持帶一樣,是維繫髕骨穩定性的堅韌筋膜(圖五),當然重複過度使用亦會使之受傷。

膝關節內側

右膝關節內側表面解剖 (相片提供:曾小強)

內側皺襞綜合症  

胚胎時期膝關節腔有有四個滑膜隔(Synovial fold),但成長後期會融合為一關節腔,及至成年後若部分隔膜尚存(通常是內側),便形成滑膜皺襞(Plica)。約60%人有此內側皺襞(Medial plica),這原本是有彈性的筋膜組織,正常情況下不會引起症狀,但若因創傷如撞車、膝部撞擊、過分頻密極度屈曲膝關節、突然劇烈運動等傷害到內側皺襞,便會引致初期炎症,或後期的慢性筋膜病變及纖維化。

內側皺襞綜合症好發於需要跑山、尤其是跑樓梯、重複蹲下再跳起等頻密極度屈曲膝關節的運動員,也會由直接撞擊引起。患者常訴說膝部內側疼痛,尤其是上下樓梯及跳躍時,伸直膝關節時內側有彈響感,步行中突然膝部發軟或絞鎖,檢查髕骨內側處有壓痛及索條結節,甚至可以用手滑動,核磁共振也會發現增厚的內側皺襞,但要看是否與臨床徵狀一致,切忌武斷。

鵝足腱損傷

鵝足腱(Pes anserinus)是縫匠肌腱(Sartorius tendon)、股薄肌腱(Gracilis tendon)及半腱肌腱(Semitendinosus tendon)三組肌腱的統稱,因聚合一起形似鵝掌,故稱鵝足腱。無論膝部蹬直、屈曲或髖關節內收都會牽拉鵝足腱,長跑手突然增加步幅或步頻也會傷及鵝足腱,形成慢性肌腱病變。

患者伸展大腿後肌或上下樓梯時會引發痛楚,因為這部位較薄,患者常誤以為是骨痛,其實是骨面的肌腱或附著點痛。同時,鵝足腱深處有一滑囊作減輕磨擦之用,受傷後也可產生痛楚。鵝足腱受傷十分常見,但卻備受忽略。

膝關節後面

膕肌損傷

膕肌(Popliteus)起點附著於股骨外側髁、腓骨小頭、膝關節囊及外側半月板,其止點位於脛骨上段內側。膕肌主要功能是屈曲膝關節,若直腿站在地上,要屈膝時,首先膕肌要外旋股骨及後拉外側半月板,膝關節才能屈曲,或稱「解鎖」。膕肌腱也負責防止脛骨過度後移及外旋。

膕肌損傷好發於長程跑下山、攀山者負重下山、球員急停等。上坡時若膝關節每步過分蹬直,也有機會勞損膕肌或其肌腱附著點,而跑下山或跑步中疾停,膕肌亦要强力收縮以防股骨向前移動,若突然增加跑下山訓練,適應不了也可能受傷。

患者跑步,尤其是跑下山,下樓梯時覺膝外側或小腿上端近膝關節後面疼痛,嚴重時甚至不能繼續運動及伸直膝關節,膝關節伸屈時偶有彈響聲。檢查時膝關節外側及偏後部位壓痛明顯、伸膝困難、坐著交叉腳或膝關節屈曲15至30度站立時會覺膝外側疼痛。一向以來人們以為膕肌或肌腱損傷並不常見,但其實臨床上往往被誤診為外側半月板損傷或髂脛束損傷。

膕肌及其筋膜的緊張、黏連、慢性筋膜病變,也可刺激緊貼其後的脛神經(Tibial nerve)引致小腿疼痛麻木,往往被診為坐骨神經痛。

腓腸肌附著點損傷

腓腸肌(Gastrocnemius)與比目魚肌(Soleus),是小腿後面的主要肌肉,統稱小腿三頭肌(Triceps surae)。腓腸肌近端附著於股骨內側及外側髁,而遠端則與較深層的比目魚肌腱結合,形成足跟腱(Achilles tendon)附著跟骨,即是俗稱的「腳筋」。小腿三頭肌主要作用是足蹬,對跑步、跳躍、攀登等動作很重要,看看跑步抽筋的人,大多都發生在小腿三頭肌便知了。

突然轉用足前掌著地跑姿、跳躍、用腳尖跑上山或過度伸展小腿,都有機會傷及腓腸肌及其三個附著點,最為人熟悉的足跟腱受傷就是一例,但腓腸肌的內外側頭附著點損傷卻往往被忽略。

患者跑步及以足尖彈跳時感膝後疼痛不適,甚至不能伸直膝關節,但臨床上有些患者卻不能完全屈膝,很容易與半月板損傷混淆。

半膜肌附著點損傷

半膜肌(Semimembranosus)也是大腿後肌(膕繩肌)的其中一條,近端附著於坐骨結節(Ischial tuberosity,用手按在臀部坐下,壓著手掌的骨突就是坐骨結節)。遠端附著於脛骨內側髁後面,半膜肌是強力的屈膝及伸髖肌肉,亦可在屈膝的位置下內旋脛骨。

與其他膕繩肌一樣,跳遠、跨欄、短跑及需要突然下蹲的運動,如羽毛球、壁球等,及過分伸展大腿後肌,都有機會損傷半膜肌。受傷位置常在坐骨結節附著點及肌肉本身,但在膝關節後脛骨內上髁的附著點,也不容忽視。

 

傷後治理及復原

不少人受傷後查明沒有骨折,便服食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s)、天天敷冰,不敢妄動,靜待復原。但肌肉筋膜受傷後,炎症乃修復程序首要步驟,適當活動除了幫助消腫外,更可刺激膠原蛋白排列理想,提升韌度、減輕瘢痕黏連。服藥敷冰抑制炎症反應會干擾軟組織修復過程,結果便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形成舊患,可惜人們大都喜愛服藥,期望藥到病除。

護膝要點

  • 從不運動人士想減肥或健身,切忌急於求成,時興的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需要筋膜組織承受強大張力,應循序漸進讓筋膜組織適應,不要一廂情願的以為愈高運動量便越愈好。運動好與不好,也要看對何種組織系統而言,過量運動也會危害健康。
     
  • 同理,頻繁單調極度屈膝的運動如深蹲、deep squat jumps及跑樓梯等,要求極強韌的筋膜組織及關節軟骨,是否傷膝則要視乎這些組織能否適應,初學者切忌急進。
     
  • 不是大腿肌肉夠力膝關節便不會痛,相反,目下所見,就是大部分人只顧鍛煉肌肉,令關節附近肌腱筋膜組織嚴重勞損,看看那些周身痛的大隻佬便知了。
     
  • 下樓梯時梯級愈高,膝關節便愈屈曲,內側皺襞(如有的話,但你肯定沒有嗎?)施在關節面的壓力愈大。快速衝落樓梯時,筋膜組織及關節軟骨也要承受極大張力及壓力。可選擇的話,以細步慢速落斜坡減輕膝關節筋膜組織及軟骨勞損。行樓梯可以不傷膝,但對筋膜組織及關節軟骨韌度要求甚高,可是大部分人不會有計劃策略地去適應,落一次大東山後膝痛經年者大有人在。盲目鼓吹行樓梯不傷膝之說,本人絕不認同,尤如獨攀雪山,攀山高手可履險如夷,但恐怕大部分人只會粉身碎骨。
     
  • 寒冬運動注意膝關節保暖,膝部筋膜組織相對表淺,低溫降低筋膜組織黏彈性,使之更易受傷。
     
  • 暫停操練一段時間後復操(可短至兩三星期),便要由低負荷開始,缺乏操練,筋膜組織韌度會急速減弱。
     
  • 游泳不一定不傷膝,膝痛患者要暫避蛙式,但可選擇背泳、自由式。
     
  • 避免屈膝久坐、盆膝翹腳,乘坐長途交通工具,間中要活動膝關節。
     
  • 工作家務盡量避免蹲下或跪在地上。
     
  • 控制體重,減輕膝關節負荷,先以游泳、踏單車等低撞擊性運動減輕體重才嘗試跑步。
     
  • 恆常伸展,暖敷膝關節,按摩時不要只顧大腿肌肉,也要按摩膝關節周圍筋膜組織及肌腱,運動鍛煉應循序漸進,不要只顧提升心肺功能肌肉力量,也要考慮最難適應的筋膜組織及關節軟骨。
     
  • 缺乏運動,筋膜組織及關節軟骨會變得脆弱,一定抵受不了突如其來的負荷,應自少養成運動習慣及持之以恆。
     
  • 行山時(尤其落山)可用行山杖分擔膝關節負荷。順帶一提,除非是在冰面雪地行走,在香港的泥路行山,最好還是在行山杖配上防滑膠腳(有別於收藏用的保護膠塞),免得破壞路徑。
     
  • 可能的話,登山時盡量縮窄步幅,避免大級上下山。
     
  • 關節軟骨有自我修復能力,但也要給予足夠時間休息復原,切忌逢賽必到,年中無休。
     
  • 好好保護雙膝,六七十歲還可無痛登山跑步才是冠軍。
總結

膝關節長期勞損疼痛並不局限於運動員身上。長期膝痛患者早期局部的損傷復原不理想,會引致膝關節力學失衡,其他肌肉筋膜便要承受不必要的張力,若超出極限又會形成另一病灶,是故長期膝痛患者痛處愈來愈多,並伴有腰痛、臀部疼痛、小腿痛者大有人在,久而久之也不知是誰主誰次了。

患者的最終感覺往往是眾多損傷點集結而成的結果,不經細心檢查,指出關節周邊肌腱及附著點病變才是痛源;亦非發炎,而是慢性筋膜病變、附著點病變或瘢痕黏連。只看X光片有點骨質增生便診為退化,完全是不負責任的做法。

治療這些頑固痛症,並不是服點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塗塗藥膏、敷敷冰、做做伸展,練練大腿肌力便成。因為病理不是發炎,伸展又不能針對性鬆解局部軟組織,而盲目鍛煉肌力也非良策,不是肌肉不夠力,是肌腱筋膜組織不夠韌才受傷,亦根本沒有所謂有效簡單的自我療法。蛀牙、骨折,沒有人會期望家居自療,為何頑固痛症卻可以?治療方向是要細心找出病變軟組織,然後精確地用適當工具技術來鬆解修復。同時,當遇上的是慢性筋膜病變,因筋膜組織生長緩慢,要治癒也非三數月便能奏效。

縱使接受適當治療,筋膜組織受傷後仍要一段長時間,由數星期至數月不等,其韌度才足以抵抗運動產生的强大張力。所以,治療期間有限度操練可防止肌肉萎縮及提升筋膜組織韌度,運動後翌日疼痛不會加劇的運動量便算適中。完全休息沒有好處,痛楚消失後仍要由較低運動量開始訓練。

但有些運動員經治療後,痛楚消失,便以為可以立刻回復受傷前的狀態,傾盡全力運動,結果當然是再次受傷。重複又重複的受傷勞損,以致頑疾經年不癒,因此提早結束運動生涯的人,舉目可見。

(此文輯錄自運動版圖2019年7月號、8月號及9月號,詳細論述及文獻資料可參考原文。)